0731-88641390
新闻中心
中心动态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座圆满举行

后退 打印友好页面

12月7日晚,大型纪录片《曾国藩》导演、湖南电视台制片人曾海波老师亲临湖大EDP现场讲课,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盖棺而不定论五个方面带领大家去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湖湘文化”的一代圣人曾国藩,解读“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至理名言。

2018120901

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青年毛泽东曾是他的“粉丝”。毛泽东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坚持、勤奋、隐忍、慎独,最终从一介布衣到中兴名臣。

2018120902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原句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2、“修身”

“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曾海波老师介绍了曾国藩的修身之道。同治十年(1871),曾国藩于金陵督署中总结自己的修身之道,归纳四条,记入日记。

2018120903

第一条是“慎独”。

曾国藩以为,能够做到“慎独”——即使一人独处、即使在内心深处,也保持和实行儒家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心灵达致“安静”境界。他认为,修身之道最难在于养心。心既然知道有善,知道有恶,却不能实用其力为善去恶,这就叫做“自欺”。

第二条是“主敬”。

曾国藩以为,能够“主敬”,则可致身体强健。他说,“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是“敬”的功夫。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敬”的气象。

2018120904

第三条是求仁。

曾国藩以为,能做到“仁”,即可获得人们心悦诚服的拥戴。他说,每个人都是“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百姓及世间万物从根本上讲,同出一源。如果只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那就违背了大本一源之道。

第四条是习劳。

曾国藩以为,能够习惯于劳苦,则神仙也会钦敬。凡人之常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安逸而惮于劳苦,自古至今无不相同。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别人认可,鬼神赞同,认为他是自食其力。

2018120912

3、“齐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曾国藩还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这12条也作为曾国藩“齐家”中的一部分。

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时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年轻的曾国藩乐观地相信,所谓“本性难移”。

2018120905

孝悌和家是曾国藩对于齐家的准则,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爱子敬亲,不忘家庭,先后写了近1500封家书,更是体现出他对自我修身和家庭的重视程度。对于子女,疼爱有加,并且提出严格要求,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勤俭持家也是曾国藩对待家庭的准则,虽官位至上,但不敢骄奢淫逸,身体力行,节俭持家,不沾染官宦贵族之气,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家族长久不衰。

4、“治国平天下”

其实这为两个词,治国是指治理诸侯国,平天下是指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意,但是现代我们可以把它合并说来。曾国藩以耐烦作为从政的第一要义,这一要义在我们今天也极其实用。没有上司赏识,要耐得住冷清;工资薪水低,要耐得住清贫;工作杂乱琐碎,要耐得住辛苦;场合应酬多,也要耐得住诱惑......很多人因为耐不住,而没能成为一任好官,就连靖节先生陶渊明也因没能耐得住官场的繁琐而隐居田园。

2018120906

曾国藩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对于幕僚同窗,以德服人,对于黎民百姓,以礼在先,对于国家,更是忠贞不二。正因如此,他才能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他主张洋务运动,建造起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打开了中国近代大门,极大地维护了国家统治,造福黎明百姓。

5、“盖棺而不定论”

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2018120907

学者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中说:“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自古圣贤可佩但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亦可学。

2018120908

曾海波老师的讲座风格幽默风趣,他还在现场与听众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收获满满。

2018120909

传承商学文化,打造企业湘军。湖南大学EDP中心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的讲座,敬请关注!

咨询电话:
0731-88639296

湖南大学高管教育(EE)中心 ©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长沙麓山南路11号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B110/A20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