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号,在结束李平老师《顾客价值与品牌定位战略》一天精彩的授课后,高管23班的同学前往梅溪湖,进行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营销沙龙活动。
沙龙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以同学们公司实际情况为例,从出题到选题,再到分组和流程,班委们都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讨论,活动一开始,同学们就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同学们分为3组,每组分析一个公司案列。
壹
案例分析
第一组
问题:
作为建筑工地项目材料供应商,销售渠道较为单一,营销缺乏,客源传统,回款难度大,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转型吗?
分析解剖:
01同学提问
1、你的主要货源是哪里?
2、你有没有考虑过环保?
3、回款难,你有没有和上游谈过?
4、回款有约定没有?采取了哪些措施?
5、考虑过模板回收吗?
6、同行怎么做的?大家都是回款慢吗?那大家都是怎么活下去的?
7、行业有大鱼吃小鱼吗?
8、有做市场拓展吗?
9、从哪里入手做转型?利用你现有的资源?开拓哪些资源?
10、 你的行业发展周期还有多久?
02同学建议
1、明确定位和方向,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汇集,发展多元化产品,新型铝模、钢板等环保材料的营销方式采取租赁模式。
2、了解市场情况,调研分析。
3、转型要大幅大些,市场多元化、方向发散性。
4、多找一些要回资金的方法和办法,把资金尽快收回。
5、多整合资源,整合其他力量。
6、产业链往下游发展。
7、及时跟进应收款,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企业权益,并要对客户信息及时回款有效把控。
8、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发挥优势,劣势多学习业务。
9、开发优质新客户,拓展客户,沟通老客户里付款不畅快的客户。
10、转型线路要明确,先尽快收回资金,做好转型资金准备。
11、不建议做清包(只包工不包料),不可控因素太多,风险太大。
总结:经过70分钟的激烈讨论,每位同学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出题的同学表示收获满满,通过大家的建议,跳出了自己的思维,有很多都是非常好的、可以马上拿来执行的建议。这种头脑风暴的形式,通过提问、回答、建议、总结的方式很好地做到了发散和聚集,真正体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组
问题:
行业都在打价格战,成本不断上涨,利润不断缩减,企业该如何应对?
分析解剖:
01同学提问
1、员工是否稳定?怎么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
2、对于非专业的客户来说,怎么展示产品的优势和差异化?
3、公司的员工人数,组织架构、新员工的培训模式?
4、目标客户群体是什么?
5、中间环节价格议价区别在哪里?
6、有没有想过直接面对终端客户?
7、相对竞品而言,优势在哪里?
8、同类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9、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理?
10、客户满意度是怎么进行调查的?
11、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如何?
12、在b端,c端都有的情况下怎么处理?
13、公司的怎样拓展业务渠道?
02同学建议
1、提升专业度,签约长期客户,设置阶梯收费,放弃非目标客户。
2、健全营销方式。通过完善官网建设参加展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主动找上门。学习大品牌公司营销模式。
3、树立企业品牌,整合政府资源。
4、降低成本,降低空置率,提高在小中型活动的优势。加强人才培养。
5、面对现有行情,单一做设备供应商已经逐渐淘汰,必须形成产业闭环,调整人员结构。
总结:在面对价格战的时候,我们想一想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应该深入了解核心顾客愿意支付产品价格的原因,从而思考如何提升价值。
我们应该做的是聚焦核心顾客,提供其真正需要的服务。那怎么做到让我们的价格物有所值?有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深刻理解核心用户,聚焦企业核心顾客最关注的价值点,为顾客创造更大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其他衍生价值。同时,提升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非常关键。
第三组
问题:
政府及国企项目如何进行营销及资源整合?
(出题者背景:某公司是以营销为发动机的企业,离开了业务营销企业就将无事可做,其业务方向大部分为政府或国企,受政策和环境的影响,营销难度大。)
分析解剖:
01同学提问
1、政府项目招投标周期有多长?
2、公司是否会转型?转型方向如何?
3、公司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哪些、有效性怎么样?
4、公司在本行业影响力怎么样?
5、公司是从哪几个维度提升品牌竞争力?
6、另外一小部分企业客户是否可以进一步的拓展扩大?
02同学建议
1、行业圈层资源整合,战略合伙,作好入国企供应商库的提前工作,深入挖掘资原,关注上游政策及企业动态;
2、提升品牌、品质、服务等,把握好相关政策和规范;
3、在民营企业上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
4、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延伸拓展;
5、利用好售后服务机会拓展新业务;
6、人脉资源整合,信息版块安排专部门专人;
7、与大平台大企业组成联合体,提升竟争力;
8、加大技术研发,优化设计方案,在能力适应上继续加强。
总结:经过70分钟的激励讨论,各位同学都收获很大,出题企业也将针对同学们的建议,组织本企业管理层借鉴这种讨论模型进行充分头脑风暴,深度剖析企业的不足,集思广议,充分收集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困境制定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措施和计划,并按步实施。
贰
李平老师总结
李平主任在感叹疫情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冲击的同时,对同学们能放下工作和生活投入到湖大学习表示赞扬。
随后,李主任对每组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反馈。
第一,结合课堂所学顾客的需求和价值,同学们可以跳出原来的框架和边界看问题,站在更高的高度考虑顾客需求和你能带给对方的价值 :比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等,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我们是面临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还是真正的为消费者思考问题,从对方的需求和价值创造出发,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抓住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数智化转型和升级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做有文化的企业,“技术是发动机,文化是方向盘”,营销的创新离不开数智化和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通过力量整合资源。
两天的精彩课程让同学们感叹学习时光过得太快,纷纷表示原来学习可以如此有趣。李平老师以教学评价满分的赢得了同学们一致好评。
学习,永远都不会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陪伴,温暖了岁月,成长了彼此。
这就是最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