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余波,汇于钱塘。6月17日至18日,湖南大学EDP高管21班及22班的50余名学员跟随工商管理学院的蔡艳萍老师、EDP中心石丹彬老师、冯思老师,一同来到了崛起中的“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
2天里,湖大EDP游学团相继走访了具有数字化转型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新华三集团、智慧能源代表企业——正泰集团、横跨多产业的多元发展巨头——传化集团,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的“金名片”——阿里巴巴集团。
恰逢江南梅子黄,游学到此,细雨与思绪齐飞。身处数字化正加速重构、升级甚至颠覆千行百业的时代洪流中,企业应如何在把握时机、突围发展的同时坚守初心而不迷失?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学员们各有所思所得,一路热烈讨论着。
01
第一卷
拥有核心技术,就是拥有未来
参访企业:新华三集团
钱塘江畔,融绘数字未来。6月17日上午,EDP游学团首站来到新华三集团。
“53121341,这有五千三百多万了!”一进展厅大门,展板上迎面而来的跳动数字引起了学员们的惊叹,原来,这是新华三集团全球运行产品数量。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网络架构公司,具备全方位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与赋能千行百业的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
它是最早由华为与3Com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历经数次股权变迁,最终被紫光集团收购,从外资企业变为国有控股。在企业展厅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知晓了“华三”变为“新华三”的故事,也看到了这家企业如何始终着眼未来,坚持创新,成为时下的行业领军者。
“这款CR-19000高端路由器从立项研发到全面落地,我们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它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垄断,将运营商购买同类产品的花销直接从亿元降至千万元级别。”新华三企业相关负责人指着一台设备对学员们解说,在这一核心路由器单门冰箱大小的身体里,凝聚着企业上千项发明专利,一台就能够同时保证几千万家庭同时在线观看4K高清视频。
“这是一家布局未来的企业。”湖南中旭京坤电力的合伙人田国华感触颇深,他为新华三攻坚克难、执著研发核心技术的精神竖起了大拇指:“那台核心路由器他们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愧是‘当家之宝’,它与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一定需要不断地创新、创造,持续在研发上面投入,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的,但唯有坚持方得始终。”
在随后的交流会上,大家就自身行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华三的高管展开交流探讨。“您好,我是来自湖南机场的管理人员,我想请教一下新华三对于智慧机场的建设,有什么妙招?”、“您好,对于一家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快速、低成本地拥抱数字化?”热烈的氛围之中,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启发与思索。
02
第二卷
新技术拓新蓝海
参访企业:正泰集团
“你看,这个搬运小车在欢迎我们呢!”走进正泰集团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光伏组件智能工厂,车间门口的虚拟机器人引导员、“胸前”屏幕上印着“热烈欢迎湖南大学EDP高管班师生一行莅临正泰”的5G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主导航)小车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一系列“活泼”瞬间。
漫步在环绕车间的参观廊道中,透过玻璃,大家望着里头忙碌灵动的机械手臂、火眼金睛的视觉在线检测系统、来回穿梭搬运物料的AGV小车,感受到了一种有序的生产节拍,这里正奏响一曲关于智能制造的协奏乐章。
“这里是真正具备工业4.0智能要素的制造工厂,不论是硬件设备、生产工艺还是工业软件,我觉得都已经代表了国内同领域内的最高制造水平了。”山河智能钻杆事业部的总经理韩翔感叹,正泰高度智能化的车间为广大制造企业树立了榜样标杆。
随后,学员们来到正泰集团的企业展厅,听取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正泰的智能制造体系。大家看到,从低压电器起家的正泰集团,如今已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外界诱惑很多,但我们正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主业,不断巩固实业的根基。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围绕一个‘电’字,不断升级创新。”正泰集团新能源事业部的孙经理介绍了企业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一云两网”(正泰云、正泰工业互联网、正泰能源物联网)在智能制造、智慧水务、智慧电力、智慧新能源等领域的运用。
“正泰是我们企业多年来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印象中的它是一家传统的硬件制造企业,但这次访学让我感受到了它数字化转型升级后的无穷潜力和发展冲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这些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技术这里一个也没落下。”来自湖南库特智能科技的副总经理王帅胸有成竹:“干制造业,一定要结合新技术!传统制造也能再拓一片蓝海!”
湖南大学EDP中心石丹彬副主任向正泰大学堂的廖毅教务长赠送了代表湖大千年文化底蕴的《岳麓书院学规》。千古学训与代表未来的先进智造精神在相交相融中碰撞出鼓舞人心的火花。
03
第三卷
从一勺盐出发,勇攀绿色智能的科技高峰
参访企业:传化集团
第三站,大家来到了传化集团总部。在企业展厅里,看着展板上的老照片,解说员口中徐传化、徐冠巨这对徐家父子最初发家时“一勺盐”的故事,将大家带回了1986年那个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年代。
制作液体皂时,请来的师傅总是在配料中倒入一种白色颗粒,有了它,做出来的肥皂才能变得粘稠,它究竟是啥?师傅对此始终守口如瓶。徐传化只能花2000元跑去化学品市场找人做了专业分析:原来它不过是一勺盐!
2000元,传化不仅买了“一勺盐”、突破了制作液体皂的瓶颈,也买到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后,传化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广招英才,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发展成横跨化学化工、智慧物流、科技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的多元化产业集团。下属十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功能化学品、硅基新材料及智能物流等领域,成为行业龙头。
“从生活的细微处出发,我觉得传化虽然产业领域看似多元,但都是扎根生活,拥有广泛市场基础,这需要企业家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在了解了传化集团各发展板块以后,湖南文和友风控内审部长张敏这样思考道。传化之所以会涉足智慧物流,就是因为在自身工厂送货的过程中捕捉到了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发展空间,这样的战略布局所搭建的是一整套赋能全产业链的智慧物流平台体系。
“而且传化在所涉足的每个领域都钻得很深,非常专注于科技创新,不断把化工领域做精做细,从最初的一块肥皂做起,把化学品做到了纺织、造纸、塑料、建筑涂料等领域,且严格把控行业的绿色和环保,这点真的非常值得敬佩。”湖南南陌生物科技的总经理刘峙鑫对传化的全球首创“氯、磷、硅三元素”绿色循环技术赞不绝口。“绿色环保与智能化数字化一样,都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传化都踩在了点子上。”
04
第四卷
做一个有温度的“文化多面体”
参访企业:阿里巴巴集团
本次杭州数字化发展之旅的终点站,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618这一天,学员们深度体验了阿里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同时跟随张璞老师学习了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与管理三板斧课程。
“阿里巴巴之所以成为阿里巴巴,我在这里学到了四块‘积木’,搭起来就是它。”湖南乐业人力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王立权列举说:
第一块积木就是“精神气场”,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第二块积木叫作“商业设计”,每个企业都需要为自己选定一条广阔的赛道;
第三块积木则是“组织设计”,它代表着这个企业所设计的一套能战斗的组织架构体系,汇聚各路人才;
最后一块就是“愿景和使命”,它是这个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
“四块积木缺一不可,我想回去以后,我也会用这种搭积木的思路,重新像“X光”一样审视一下自己的公司。”王立权笑说。
“战袍文化”、“倒立文化”、“公益文化”、“食堂文化”……经过了一天的学习,长沙先马电商的产品负责人杨意成为了阿里企业文化的“粉丝”。这次游学,阿里巴巴在他心中不再只是一个“世界一流企业”的遥远印象,而是建立起了一种“文化多面体”的丰满形象,每一面都折射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充满温度。
“人人3小时,100亿的脱贫基金,阿里把家国情怀融入公益,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落在行动上的。”
“阿里的食堂也好好吃啊,经济实惠,口味选择不仅遍布国内,甚至还拓展到了全世界,真的很牛!”
在参观期间,王正明同学现场体验一把“倒立”文化,真真切切感受了“换个视角看世界,看到的风景果然不一样!”引发大家一阵欢呼与鼓掌。
当天晚上,在蔡艳萍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将2天的学习进行了复盘总结,每个组采取“531”的方式,分享了自己最深的5点收获,最易落地的3项举措以及最近10天能马上执行的1个改变。
“文化是生长出来的”蔡老师说到,“管理是有成本的,不同企业阶段的文化是不同的,符合国家的发展最重要。同学们要用20%的管理取得80%的效益,需要出奇招。”
只有制度上升为习惯,才能提炼出文化,最高境界是成为信仰。她希望每一位同学回去之后都能好好思考自己企业的文化,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长久的源动力。
05结语
“湘”见“浙”里,分外精彩!
短短的2天时间中,太多感慨,太多惊叹,太多触动。“数字之城”杭州用它满溢的“智慧”,浸润着每一颗湖大学子的内心。
所游所学,皆为序章。
归途中,湖南大学EDP高级管理研修班的学员们踌躇满志,准备将这份来自钱塘的数字时代“发展真经”实践到湘水之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