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20日,湖南大学EDP湘商领军3班&4班的师生带着对科技的崇敬之心,一同来到“大湖名城”——合肥,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
从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合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以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校依城立,城因校兴;创新为魂,城校共生。中国科大扎根江淮大地,用创新的“杠杆”撬动未来,逐渐成为合肥乃至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创新人才的强磁场,不断刷新合肥创新指数、提升安徽创新气质,助力合肥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崛起之路,逐步“蝶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三天的时间里,湖大EDP领军项目游学团走访了多家企业,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聆听了精彩课程。在合肥的所闻所思,今日一同回顾。
01
第一站
掌握先机 拿下市场
参访企业:安瑞升新能源

有朋自湘土来,不亦乐乎。安徽安瑞升新能源股份科技有限公司毛琴剑作为湖大EDP金融3班校友,对老师及同学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

安徽安瑞升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天然气输送和分销为核心产业,以医疗健康、电力销售为新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
公司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拥有员工500余名。业务以安徽省为基地,同时辐射江苏、浙江等地,公司以服务城市节能环保事业为指导,以“倡导清洁能源、转变用能方式、提升系统能效、创造客户价值”为使命,秉承“创新、务实、不懈进取”的企业精神和“环保、集成、节能”的企业理念,凭借快速的客户需求响应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优秀的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努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定制化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

在交流中,同学们对安瑞升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如何拿下新能源业务感到十分好奇。毛琴剑介绍到,新能源没有技术壁垒,但行业壁垒很高,安瑞升走到今天,是不断的努力与不断的磨合,并且是走在了新能源时代的前段。“如今要是企业想进入这个行业,便很难了”,毛琴剑如是说。

“现如今的竞争压力来自哪里?”“对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有什么看法?”“核心技术与竞争优势是什么?”同学们积极交流,热烈的氛围之中,每个人都注入了自己的思考。
02
第二站
不止于语音识别,要做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建构者
参访企业:科大讯飞
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人工智能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无人机、语音助手、扫地机器人等已经随处可见。本次游学参访的第2站,便来到了科大讯飞,近距离感受智慧科技的魅力。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科大讯飞的的展厅,切身感受着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美好生活体验。对着手机讲话,与手机相连的大屏幕就能准确无误地同步显示出字幕。该系统不仅能识别普通话,即使是地道的方言也能同步显示。据工作人员介绍,科大讯飞翻译产品,支持中文与33种语言互译,中文包括粤语、四川话、东北话、武汉话等方言,还能拍照翻译。
随后,工作人员一一介绍了讯飞输入法、录音笔、办公本、家庭助手等产品的使用。每一项讯飞产品的背后,都浓缩着企业科技人员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多个场景,例如:AI+汽车、AI+工业、AI+司法、AI+纪检监察、AI+教育、AI+医疗、AI+智慧城市等。如今,讯飞超脑、智医助理等成熟人工智能系统已在中国刑侦、医疗领域得到大范围推广,切实提高了基层工作的效率和专业水平,有效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改变世界”,在信息化的今天,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大家意识到,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产品研发实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国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03
第三站
产业集群推进更好发展
参访地点:中安创谷
中安创谷科技园是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合肥高新区打造的重要双创孵化平台,位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科创小镇核心产业区,总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作为支持创新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园区定位“国际水准、国内一流”,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大健康、科技金融四大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科创社区。未来,中安创谷科技园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年贡献税收超过50亿元,孵化项目超过2000个,吸纳创业人群超过50000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社区。
华米科技是科技园一期入驻企业。湖大EDP领军项目游学团一行, 实地参观了华米科技,并听取了华米科技关于创业历程、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功能及市场前景等情况介绍。
华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基于云的健康服务提供商,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公司以“科技连接健康”为使命,通过其“芯端云”的战略,布局芯片、智能可穿戴终端及健康云服务,构筑全球云上健康生态。目前,华米科技正在快速走向全球化,2020年全年海外出货量占比达54.1%。
在中安创谷科创小镇会客厅,游学团一行听取了中安创谷公司关于小镇整体规划、中安创谷发展规划、园区建设、产业招引和智慧园区服务等情况介绍,细致了解了入驻企业展品情况。
随后,大家在中安创谷会议厅展开座谈。座谈会上,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中安创谷公司的初心使命、股权结构、中安创谷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并表示中安创谷公司未来将继续以科技园区为“土壤”、以科技金融为“阳光雨露”、以科技产业为“种子、幼苗和树木”,用心赋能双创。大家在座谈会上积极交流,气氛活跃。
04
第四站
学习,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地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从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更多国人开始关注量子通信这一“黑科技”。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量子科技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加码。
6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石名俊老师给学员们带来《量子前沿科技》的课程。
石名俊老师围绕“量子力学——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量子力学学科,通过解析量子现象和系统,从测量、表象、表象解构三方面表述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石老师具体利用经典小球和量子小球实验的对比阐述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不同,即在量子力学中所见未必是。他还表示量子力学不仅仅是物理理论,更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要以“笨拙”的姿态看待量子力学,并以此更好地解释微观世界。
6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科普专家袁岚峰老师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业技术、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科技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袁岚峰老师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并首先从基础研究方面,论述了中国科技发展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并分别从自然指数、高引用研究者、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三个指标作了具体分析。
从高研发强度的工业方面看,如飞机制造,制药,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计算机软件,以及科学研发,2003-2018年间,美国在这些领域的产出从5700亿美元增长了到10400亿美元,不过份额从38%下降到32%,同时,中国的份额从6%增长到了21%。
那么,中国科技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袁岚峰老师用一系列数据,为学员解开了疑惑。
最后,袁岚峰老师从四个方面讲述产业国际竞争格局:一是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美国处于垄断地位;二是在机械、飞机、手机、石油、航运等领域,呈现多国竞争、中国跟随的态势;三是在通信、高铁、光伏、港口机械等领域,呈现多国竞争、中国领先的态势;四是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呈现出中美双头格局。
通过袁岚峰老师的精彩讲解,大家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5
第五站
看“黑科技”领略高质量发展
参观地点:安徽创新馆
一踏入安徽创新馆,立刻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展厅吸引。在这里,除了可看到量子信息、聚变新能源、合肥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外,还能借助视频、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近距离感受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人造小太阳”、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等高端科研成果。
安徽创新馆的展览以实物为主,辅以实物模型、艺术模型、数字沙盘以及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置身其中扑面而来的科技感让人深刻感受到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基因和动力、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和未来。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创引擎”“创智慧”“创未来”三大主题展区。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装置、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模型,生动展示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成果,充分展现了安徽在民族自主创新上的突出成就和国际创新领域的中国力量。
聚焦“大健康”这一主题,展览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江淮儿女的抗疫风采和安徽省在大健康领域和科技抗疫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以“打赢疫情防控科技战、助推创新发展新跨越”为主线,展现“科技抗疫”的特色。
06
第六站
小船划出胜利之路
参观地点:渡江战役纪念馆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了。在人民群众大力支援下,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长江天险,南京、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相继解放,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幻想。
72年过去,置身位于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面向烟波浩渺的八百里巢湖,仿佛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气魄,听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斗号角。
纪念馆展示的渡江战役一幅幅图片、一幕幕场景、一件件陈列品,生动再现了我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难、英勇作战的战斗场景,凸显我军千里战线、万船齐发、勇破长江天堑的豪迈英雄气概。
从南湖上的一叶轻舟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共产党人走过了28年的奋斗历程。这段历程不平坦,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这段历程也不寻常,因为有了人民的力量,百川汇海,势不可挡。
07
结语
本次游学不仅是体验了前沿科技的魅力,更是与兄弟院校的校友建立了联系。在联谊晚宴上,大家字字珠玑,充分表达着友好之情,于谈笑间见证着美好情感。

回首望,昨日依旧在;忆合肥,友情深似海。
3天时间,震撼常在、触动常在。合肥这座科技城市,不仅带给大家深刻的智能体验,也给了大家心灵的红色洗礼。
未来,湖南大学EDP中心还会举办多次游学,营造向标杆企业学习、共话未来发展的良好氛围,收获来自不同行业的视野、洞见与落地经验,融合共赢。
学员感言
此次游学以学习、交流和参观为主,短短三天,行程紧凑。上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下午相继参访了“安徽安瑞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中安创谷科创小镇”“安徽创新馆”、“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这种专业的移动课堂,我们领略到高科技对人类贡献和企业发展的哲学。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科大讯飞”的多国语言翻译设备;“华米科技”的穿戴设备;“安徽创新馆”中的隔离转运舱等等。作为我们传统企业如何跟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如何在自己的行业中创新与高科技技术接轨,也是我们这些学员们要考虑的。
感谢EDP中心老师们的精心安排,合肥之行我们收获满满,期待我们领军班同学们在未来的征程中越过山颠、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领军3班 彭植翎
感谢湖大EDP给了我们近距离了解合肥,了解中科大的机会,在这次游学中,我看到了合肥花园式的城市和宽阔的道路,还走进了中安创谷,参观了行业龙头科大讯飞与华米科技。在中科大的学习,高屋建瓴,让我们知道了合肥这个高科技现代化的城市是如何成为世界领先企业的摇篮。
感谢中科大的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石老师的量子力学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魔盒,而神童袁老师却简单明了地给我们科普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与世界主流国家的差距和冲突,并重点讲述了我国芯片发展的瓶颈和受制于美的主要方面。
此次游学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教兴国的重要,而合肥就是科教兴国的硕果,合肥与中科大相互成就,让这个美丽的城市成为了尖端科技制造的基地,让创造科技的人才有了被包容与持续发展的地方。祝福合肥与中科大的明天更美好!
——领军3班 殷路
此次中科大的游学,量子前沿科技和中国科技与世界大势课程的学习让我第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真正体会到了科技兴国的意义。
科大讯飞和中安创谷企业参访,开拓了我的视野,对各个行业的领域有了新的认知。
3天2晚,有机会和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
走出去,看到别人的优秀,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不足。
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领军4班 李元芳
合肥研学之旅,是一段收获很大又美好的旅程!
从石名俊老师的《量子力学》中学习到:对客观世界,应存在多种理解,莫衷一是。量子学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理论,更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联想到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需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地看待和分析问题,认识到理解和包容也是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必不可少的。
从袁岚峰老师的《中国科技与世界大势》课程中,我领略到了神人一般的科技少年的天赋、专注执着和高情商。看到中国科技的优势和不足,看到未来突破“卡脖子”的奋力艰辛和光明之路。走访科大讯飞、华米、合肥高新区等等,深深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那么作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持续重视技术,加大研发和创新,是“企秀于林”的必经之路。
总言之,本次和湖大EDP领军3班和4班的同学们一起,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和美好的心情之中,学习了很多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同学的友谊,让我有一种由衷的感受:走进湖南大学EDP,生活工作更美好!
——领军4班 贺国彬
这次我们去到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收获满满。通过石名俊老师的《量子前沿科技》,我学到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用量子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通过袁岚峰老师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大势》,我了解了世界当前先进的科研成果、以及创造性的科研理念,见识了科学的魅力,认识到了中科大的人文精神。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作为一名党员,在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参观,让我深刻地了解了这场战役,回顾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胜利来之不易,爱国主义情怀更加浓烈。
——领军4班 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