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可以味染一处心灵,一抹香可以沐浴一份怡然。11月16日,湖南大学EDP人文班同学发起的“听香迎新 周易近道”班级活动在一片芳香中举行。
1
听香迎新 品茗交流
本次人文班迎来了新同学的加入,大家围坐一起,颇有古时闻香论道的意味。迎新交流环节由班主任张憶琪老师主持。
香气氤氲,气氛悠然,时光静止,韵味萦绕,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心也会随之渐渐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
张老师介绍到,为加强人文班学员的学习,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打造学习型的班级氛围,将班级学员分为4个小组,每组设一名组长。
学习委员万怡君分享了她在人文班的学习收获和学习践行后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关于高效学习她提倡:第一,立学习目标;第二,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学习的“五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第四,积极讨论。她提议每名学员贡献自己的智慧,总结出小组学习办法。
随后,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提出观点——“定期开展线上讨论”“定期共读一本书”“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来学习”……小组智慧集结,后期将由学习委员进行总结,提炼出呼声最高的几项学习方式。
张老师表示,人文班学员都是低调地追寻内心的丰富和不断希望增加人生厚度的人,大家在人文班淡淡的交会又深深的相互认同,在共创学习型班级和共修人文课程时,总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发更深的哲思。
2
共读周易 叩问玄机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这句来自宋代叶采的《暮春即事》,描写古人一心埋头书案,全身心地研读《周易》时,内心世界一片从容,一片自然和乐,世间万物都没能进入他的意识。
下午,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德逸老师带来精彩分享——《周易》智慧精髓。本环节由人文班学员杨乐乐主持。
德逸老师用温润的言语,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综述,妙趣横生的讲解给课堂带来阵阵欢笑。即使是国学零基础,也能很快地融入老师的课堂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惟先修心,方能后养性。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心智若能清澈明朗,就不会困顿。一切的痛苦之源在于我们长期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周易》教会了我们把握变化之道。即使明月依然有圆缺,岁月依然四季更迭,即使滚滚红尘依然车马喧闹,但心从此宁静安然。
课后,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真正的学习便是这副模样,大家尽情释放观点,激烈讨论,开启智慧源泉。
在茶香氤氲中,在人文气息中,在声声论道中,湖南大学EDP人文班“听香迎新 周易近道”班级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与智者为伍,与高人同行,与挚友为伴,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等着大家一起创造!
/ 课堂语录 /
不确定是常态,确定是例外。
事务的表象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有一个规律是不变的,掌握这个规律才可能顺势而为。
随缘和顺势而为是大智慧。
日新之谓盛德。
通过格知外面的事务,最终认识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周易》。
这个世界没有偶然,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得其意,方能够走向真正的善。
人若不学习,便会不知也不觉。